越戰結束五十年:美國越南裔社區的成長與新生
- 大丹佛傳媒
- Apr 29
- 3 min read

4月30日(周三)將迎來西貢淪陷50周年紀念日,這一事件標誌著越南戰爭的終結。
1975年4月30日,越南共產黨軍隊攻陷南越前首都西貢,結束了持續數十年的戰爭,也掀起了越南難民遷居海外的浪潮。
據加拿大紅十字會估計,約200萬越南人冒險逃離祖國。科羅拉多歷史協會數據顯示,最初幾年約有1萬名難民在丹佛安家。
根據科羅拉多蓮花計劃(Colorado Lotus Project)援引的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目前約有3.4萬越南人居住在科羅拉多州,成為該州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島民群體中的第五大社群。
科羅拉多州的越南社區
如今,科州的越南社區不斷發展壯大。丹佛"小西貢"商業區(Little Saigon Business District)的餐館和店鋪、中秋節的年度慶典,以及作為科州法定假日的農歷新年,都能直觀體現越南文化在科州的不斷發展。
科羅拉多州長賈裏德·波利斯(Jared Polis)近日宣布將本次周年紀念日定為"越南紀念與堅韌日"(Vietnamese Remembrance and Resilience Day)。
4月15日,他在州議會大廈向越南裔難民、非營利組織"科羅拉多難民與移民聯合機構"(Refugees + Immigrants United Colorado)執行主任吳沙朵(Nga Vương-Sandoval)頒發了公告文件。"我們真切認識到越南難民戰後經歷的挑戰。"波利斯在儀式後表示。
該非營利組織還將於5月4日聯合丹佛越南餐廳Sắp Sửa,在Sie FilmCenter(2510 E. Colfax Ave.)舉辦免費紀念活動。
全美越南裔聚居區發展
戰後越南難民潮催生了遍布美國的"小西貢"社區。
加州橙縣(Orange County)以21.5萬越南裔居民成為全球最大的越僑聚居地。1988年,時任州長喬治·德克梅吉安(George Deukmejian)正式確立小西貢商業區。擁有300多家越南商鋪的亞洲花園購物中心至今仍是當地的標誌性購物中心。
達拉斯-沃斯堡大都會區聚集著11萬越南裔居民,越南語已成為加蘭(Garland)學區第三大語言。當地居民吉米·陳(Jimmy Tran)創辦的VN United非營利組織自2019年起舉辦亞裔足球錦標賽,吸引了來自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的足球隊參賽,其中甚至有來自加拿大等地的球隊。
休斯頓以超14萬越南裔人口成為全美第二大越南裔聚居地。城市西南部聚集了眾多越南餐廳和商鋪,還有非營利組織及媒體機構,一家購物中心內還有一座越戰紀念碑。
費城的越南社區始於帕西尤恩克廣場(Passyunk Square)。3萬余名曾被安置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印第安鎮峽谷堡的難民逐漸遷居郊區。
新奧爾良的凡爾賽社區(Versailles)每年舉辦春節慶典。2009年,Anh "Joseph" Cao當選為首位越裔美國眾議員。
北弗吉尼亞的伊甸園購物中心(Eden Center)是「品嘗越南美食和特色菜的首選之地」。1996年新建的「西貢西區」(Saigon West)復刻了西貢市中心的鐘樓,成為當地的一個文化地標。
特色社區的文化傳承
加州聖何塞(San Jose)的"小西貢"見證了越南移民與科技產業的交融。越戰後,難民湧入填補了矽谷製造業空缺。如今逾10萬越南裔居民聚居於此,「小西貢」涵蓋了從大世紀購物中心到越南城商業綜合體,春夏開放的季節性夜市也匯聚了數百家越裔商戶。
華盛頓特區周邊因毗鄰政府機構,成為越僑獲取故土信息的重要樞紐。
新生代與未來展望
盡管傳統聚居區仍是文化核心,年輕一代也正在開啟新的遷徙。
新奧爾良東部的越南社區面臨人口外流,費城青年群體也在向郊區擴散。達拉斯-沃斯堡的越裔居民通過體育賽事構建跨文化紐帶。
隨著第二代、第三代越南移民的成長,越南社區在堅守文化根基的同時,正書寫著融入美國社會的新篇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