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丹佛市中心寫字樓困境加劇:高樓空置,債務高懸

  • Writer: 大丹佛傳媒
    大丹佛傳媒
  • May 30
  • 3 min read

ree

丹佛市中心的許多高層寫字樓正面臨嚴重空置和債務危機。債務重壓之下,許多業主面臨不得不再融資、償還甚至放棄資產的困境。


據Trepp去年夏天的報告顯示,大丹佛地區約三成的辦公樓抵押貸款已出現違約,在全美50個大都會區中違約率排名第三。


Tributary地產公司合夥人艾米·奧爾德裏奇(Amy Aldridge)表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1980年代的高樓基本處於空置狀態。人們願意重返辦公室,但不願重返上世紀80年代的辦公環境。」


標誌性大樓陷入困境,部分被銀行接管


由於租戶稀少,許多辦公樓無法維持房貸還款,金融機構紛紛介入接管或收回大樓所有權。其中包括丹佛地標性的富國銀行中心(Wells Fargo Center)以及丹佛能源中心(Denver Energy Center)。


部分上世紀70至80年代建成的樓宇在過去一年中出現80%至90%甚至更高的貶值。位於17街的科羅拉多廣場一號和二號塔樓在2024年4月以320萬美元出售,相比2019年估值2億美元,折價高達98%,成為市中心寫字樓市場發出的「求救信號」。


位於第17街的Colorado Plaza Tower I & II,2019年估值曾達2億美元,而在今年4月,僅以32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折扣高達98%,堪稱「跳樓價」。


新大樓仍具吸引力,老樓被迫自我「蠶食」


雖然丹佛市中心整體面臨壓力,但LoDo(Lower Downtown)、聯合車站區(Union Station)和中央河谷區(Central Platte Valley)等地的新建辦公樓仍較受歡迎。2000年以後建成的辦公樓,平均空置率為16.8%,遠低於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油氣熱潮期間建造的舊樓。


目前的趨勢是「向品質遷移」,租戶更願意搬到新樓,導致老舊大樓被邊緣化,市中心辦公市場出現「內部競爭」。


但一些大型企業仍選擇搬離市中心核心區域,遷往更具吸引力的新興地段,如Antero Resources遷往Cherry Creek,Xcel Energy搬至River North藝術區。


市中心最受沖擊的區域為從Lawrence街至Lincoln街、14街至20街之間的「上城區」,此地是落基山地區商業地產最密集的地段。根據丹佛市議會通過的《市中心發展計劃》,該區域疫情期間受創最重,復蘇也最為緩慢。


賤賣潮來襲,改建住宅或成出路


據《丹佛郵報》分析,在市中心105座超過1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樓中,超過三分之一面臨嚴重財務困境,包括貸款違約、被法院指定第三方管理、強製拍賣或以低價出售。其中不少正在考慮改建為住宅。


比如來自洛杉磯的開發商Asher Luzzatto以每平方英尺僅3.30美元的價格買下Colorado Plaza Tower I & II,而目前丹佛辦公樓平均租金為每平方英尺41.87美元。他計劃投資1.5億到2億美元,將這兩棟樓改建成約700套公寓。


不過,改建住宅帶來的稅收遠不如健康運營的辦公樓。根據丹佛縣評估師Erffmeyer的數據,商業地產價值在過去兩年內已下跌約25%。而新居民雖然有助於帶動銷售稅增長,卻難以彌補因空置和賤賣帶來的房產稅損失。


聯邦機構退租、企業外遷加劇市場萎縮


就連傳統穩定的租戶——聯邦政府也開始撤離。位於丹佛市中心的1999 Broadway辦公大樓目前已有近一半空置。如果美國國稅局(IRS)撤出其租賃的12.5萬平方英尺空間,空置率將升至70%。


距離不遠的1670 Broadway大樓雖表面空置率僅15.4%,但事實上,這棟樓在去年10月已經出現貸款違約,貸款方已指定第三方接管管理事務。


今年2月,美國政府效率局(DOGE)宣布,計劃終止住房與城市發展部(HUD)所租的86,809平方英尺辦公空間,占該樓剩余可用面積的18%。而該樓最大的租戶——美國退休金管理巨頭TIAA——也在去年8月宣布將把其丹佛辦公業務遷往德州弗裏斯科(Frisco)的新園區。

Comment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