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國際機場擬建小型核反應堆應對電力需求
- 大丹佛傳媒
- Aug 7
- 2 min read

美國第三繁忙機場探索核能選項
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並減少碳排放,丹佛國際機場正研究在其園區內建造小型核反應堆的可行性。
8月6日,丹佛市長邁克·約翰斯頓(Mike Johnston)和機場首席執行官菲爾·華盛頓(Phil Washington)宣布,機場已發出征求建議書,探索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的應用前景。這類美國正在開發的反應堆體積遠小於傳統核設施,發電量也較低。
電力需求激增推動能源轉型
華盛頓指出,丹佛國際機場旅客量預計在2045年將突破1.2億人次。2024年,其客流量已創下8,230萬人次的新高,同比增長5.8%。機場需要可持續的電力供應來保障資產運營、安全目標及乘客體驗。
市長約翰斯頓表示,若研究證實小型核反應堆可行,丹佛機場有望成為「世界上最環保的機場」,並成為全球首個擁有現場零排放發電設施的機場。
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技術前景
美國現有94座商用核電反應堆在運行,但小型模塊化反應堆仍處於研發階段。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已批準NuScale Power Corp公司的兩種設計,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正聯合企業與能源部進行技術測試。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核科學項目主任馬克·詹森(Mark Jensen)預估,該技術在美國投入應用尚需5至10年。小型反應堆的優勢在於模塊化增容能力。而且其體積大約只有大型設施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通常可以裝在火車車廂或半掛車上,便於工廠預製後運輸安裝。詹森解釋,較小的尺寸也可以提升安全性——關閉運行後殘余熱量可自然消散,無需主動冷卻以防止堆芯熔毀,預期成本也更低。
爭議與挑戰並存
面對為何不繼續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成熟技術的疑問,約翰斯頓和華盛頓重申機場將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繼續推行「全方位、非化石燃料能源戰略」。目前丹佛機場約30%電力來自太陽能,並已通過電動車輛及節能措施降低能耗。
但科羅拉多可再生能源協會(Colorado Renewable Energy Society)的查爾斯·庫徹(Charles Kutscher)質疑核能的經濟性。擁有核工程背景的他指出,核反應堆建設周期長、成本高,且難以匹配可再生能源主導的電網結構。
可行性研究即將展開
隨著氣候危機加劇及電力需求攀升(尤其受數據中心擴張、電動車普及和建築電氣化推動),人們對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關註度持續上升。
科羅拉多州今年立法將核能納入清潔能源清單,允許公用事業利用核能實現減排目標。聯邦層面,特朗普政府已指示能源部加快審批先進核反應堆技術。華盛頓表示,丹佛機場的核能項目可能因此爭取到聯邦資金的支持。
丹佛機場將投入高達125萬美元的營業收入,啟動為期6至12個月的可行性研究,重點評估技術可行性、反應堆類型選擇、成本與融資方案及潛在風險,其中核廢料處理就是一個難題。
Comments